美国东部时间4月8日,美方将此前宣布的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34%所谓“对等关税”,进一步提高50%至84%。
4月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中国还配合多种非关税手段,形成了有力的政策组合拳。
一、对等关税背景解读
1、中国的核心立场
1) 对美关税反制打击“单边霸凌”行为
维护国际贸易规则与国家尊严,捍卫多边贸易体系的立场。
2) 保护国内产业,缓冲外部冲击
美国关税加征严重冲击中国的计算机电子、家具、服装纺织等对美依赖度超10%的行业。中国同步提高关税,可减缓出口企业压力,为国产替代争取时间。
3) 加速国产替代,减少对美依赖
中国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凸显供应链关键地位。
中国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细则的回应态度和反制措施
2、对中国进出口的总体影响
从进口角度来看,我国对美国进口依赖度相对较低,我国对美国加征关税对通胀的影响相对有限。从出口角度来看,此次加税仍对中国出口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对我国出口产生的直接影响
拖累出口。对中国加征关税将直接影响出口占比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附加值新兴产业(如新能源、半导体),对周边国家进行关税施压进一步压缩中国出口的替代空间。
对我国出口产生的间接影响
加大产业转移风险,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柬埔寨、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马来西亚对我国产业链存在较高依赖,亦成为我国转出口的重要国家,而美国对以上国家加征对等关税,亦会对我国向其出口中间品产生影响。人民币汇率短期面临贬值压力,需防范外资流出引发的流动性风险。
二、对等关税波及的行业
1、我国将受到对等关税冲击的行业
半导体行业
成熟制程芯片制造商: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计划对中国大陆制造的成熟制程芯片展开听证会,可能加征额外关税。此举旨在遏制中国在传统半导体领域的产能扩张和技术自主化进程,尤其是存储芯片领域。
半导体供应链相关企业:美国此前已通过出口管制限制高性能芯片对华出口,未来可能进一步针对芯片制造设备、材料供应商或代工厂施加压力。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
新能源汽车与整车制造商:美国拟对汽车行业加征重税,中国对美出口量较大的车企及零部件供应商可能面临直接冲击。
自动驾驶与智能汽车技术企业:涉及自动驾驶技术或车载芯片的企业可能因“国家安全”名义被纳入制裁范围。
医药与医疗器械行业
非专利药生产商:印度虽是美国非专利药的主要供应国,但中国部分原料药企业因供应链关键地位,可能被美方以“药品安全”为由加强审查或限制。
高端医疗器械企业:糖尿病设备、影像设备等依赖美国市场的企业可能因关税政策导致出口成本上升,甚至被纳入实体清单限制技术合作。
高科技与战略产业
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公司:我国部分人工智能企业已多次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未来可能面临更严格的技术封锁和投资限制。
新能源与绿色技术企业:光伏、锂电池及风电设备制造商可能因“产能过剩”或“补贴争议”成为关税或反倾销调查对象。
传统制造业与出口导向型行业
机械与电子产品制造商:美国近期关税覆盖电子产品、机械设备,未来可能扩大至更多消费品领域。
纺织与轻工业:依赖美国市场的纺织企业可能因“强迫劳动”等指控面临供应链审查或关税加征。
跨境电商与数字服务企业
电商平台与物流服务商:我国的跨境平台因低价策略冲击美国本土零售业,可能被指控“数据安全”或“不公平竞争”而受调查。
2、美国未来潜在会被中国制裁或调查的行业
1) 依赖中国市场或资源
半导体与人工智能产业:极度依赖中国稀土资源,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后,或将进一步扩大范围。
汽车与高端制造产业:极度依赖中国供应链及电池材料供应,或收紧市场准入。
2)涉及敏感技术或资源
生物科技与医疗设备:因美纳已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未来可能扩展至更多涉及基因数据安全的企业。
军工与国防领域:对台军售及依赖中国稀土资源,目前已对关键企业进行制裁,未来或扩大范围。
3)中美贸易摩擦中关键的大宗商品
能源与化工产业:前期中国已对美液化天然气和原油加征15%关税,未来或进一步限制。
农业与食品加工:中国已对美大豆加征49%关税,未来可能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加征范围或提高质量壁垒。
三、中国企业的发展机遇
1、国产替代的战略窗口开启
关税壁垒的升级表面是贸易博弈工具,实则为本土产业升级的战略机遇窗口:“中国制造”有望突破后发优势的瓶颈,完成从“模仿”到“超越”到“主导”的质变。
国家安全视角下的供应链重塑:在技术与产能的合力作用下,中国有望通过“内循环”进一步加速实现产业链全面“中国化”发展。
价格重构驱动消费转向本土化:对美加征关税后,我国高科技产品和农产品的国产化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以航空器、消费电子、汽车核心部件、高端农产品为代表的领域将出现显著替代效应。
政策组合强化国产化信心:政府采购倾斜、税收优惠、技术攻关、金融支持等多维度推动国产替代,重点领域包括半导体、基础软硬件、环保装备、智能汽车等。
2、对应中国企业的业务发展机遇
高力国际作为一家多元化的专业服务和投资管理公司,始终以与时俱进、全力推动市场发展为目标,与城市管理者、各行业头部企业及投资者保持密切合作,提供从咨询、选址、招商到投资等各阶段各行业的相关产业及工业地产服务。
高力国际凭借全球化的资源平台、经验丰富的本地化专业团队,成功帮助众多国内行业头部企业出海,推进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实施,帮助力企业把握新风口,创造新增长。
高力国际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行ESG战略,通过专业解决方案,秉持“以客户为先、突破创新”服务理念,战略性地融入及扩展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性,帮助业主、投资者和企业,在达成“双碳”的道路上加速成功。